据《陆军认知网》9月12日发布的详细报道,2025年9月10日盟配资,美国国防安全合作局(DSCA)正式发布声明,计划向芬兰出售总金额高达10.7亿美元的先进武器装备。这批军售的核心是AIM-120D-3型先进中程空对空导弹(AMRAAM)及其全套配套支持系统。这项军售协议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将使芬兰成为欧洲地区为数不多获准采购这款最新改进型AMRAAM导弹的国家之一。
此次采购的AIM-120D-3导弹是雷神公司最新研发的升级版本,专门针对现代空战需求进行了全面优化。该型号导弹不仅解决了早期版本存在的技术老化问题,还针对未来战场环境进行了多项改进。这批导弹将显著提升芬兰空军的超视距(BVR)作战能力,特别是在芬兰空军正处于装备更新换代的关键时期——他们正在将现役的F/A-18大黄蜂战斗机逐步替换为更先进的F-35A闪电II隐身战斗机。值得注意的是,芬兰空军此前已经装备了AMRAAM系列导弹,因此可以相对顺利地完成新型号的整合工作。与此同时,芬兰还计划采购AGM-158B JASSM-ER远程巡航导弹和AGM-88G AARGM-ER反辐射导弹,这将进一步扩展其远程精确打击和防空压制能力。
根据雷神公司提供的资料,芬兰此次的采购清单非常详尽,包括405枚AIM-120D-3导弹和8套先进的制导段系统。这些制导段系统配备了最新的选择性可用性反欺骗模块和M码精确定位技术。除了导弹本身外,整个配套方案还包括:导弹控制系统、专用储运箱、通用弹药内置测试与重编程设备、ADU-891适配器组测试台、各类备件和消耗品、完整的软件文档系统、训练模拟设备、专业运输支持系统等。此外,美国还将提供由承包商和政府共同支持的全套工程技术服务、后勤保障援助,以及包括机密出版物、软件维护和导弹返修服务在内的全方位支持。
展开剩余75%美国国防安全合作局(DSCA)在声明中特别强调,这项军售计划不会对北欧地区的军事平衡产生根本性影响。该局表示,这项交易不需要美国派遣军事人员常驻芬兰,也不会对美国自身的战备状态造成任何影响。此次军售的主承包商是总部位于弗吉尼亚州阿灵顿的RTX公司(原雷神技术公司)。目前,双方尚未披露任何关于补偿协议的具体安排。
芬兰空军正在紧锣密鼓地准备将这批AIM-120D-3导弹整合到其新采购的64架F-35A隐身战斗机编队中。这些F-35A将逐步取代芬兰现役的F/A-18机群。根据计划,首批F-35A战斗机预计将在2025年底前交付芬兰空军。值得注意的是,其中8架F-35A将暂时部署在美国阿肯色州的埃宾国民警卫队基地,用于芬兰飞行员和地勤人员的培训工作。
芬兰国防部高级官员透露盟配资,他们计划于2028年在拉普兰地区开始实战部署这些新型战斗机,并预计在2030年实现全面作战能力。不过,目前的换装时间表相当紧张,如果F-35项目出现任何延迟,都可能迫使芬兰延长现役大黄蜂战斗机的服役期限。除了AMRAAM导弹订单外,芬兰还明确表示有意从美国采购AGM-158B JASSM-ER远程巡航导弹和AGM-88G AARGM-ER反辐射导弹,这将使芬兰空军获得更强大的防区外打击和电子压制能力。
技术层面上,AIM-120D-3导弹是外形、装配、功能升级(F3R)计划的最新成果,也是目前盟国能够获得的最先进AMRAAM系列导弹。这款雷达制导的超视距空对空导弹采用了革命性的双向数据链和GPS辅助惯性导航系统,支持在飞行中段进行目标信息更新、航向重定向以及接收第三方平台提供的目标指示,这些特性大大提升了导弹在复杂战场环境中的作战灵活性。
导弹的制导段经过全面重新设计,内部集成了15块升级版电路板,不仅显著提升了处理能力,还为未来的软件升级预留了充足空间。虽然其精确射程数据仍属机密,但军事专家估计其有效交战距离可达160-180公里,相比之前的AIM-120C-7型有显著提升,并大幅扩展了导弹的不可逃逸区。该型导弹能够承受高达40G的过载机动,既可以追击高机动性的战斗机,也能有效打击大型空中目标。其主动雷达导引头具备发射后自主实施末段制导的能力,大大减轻了载机的负担。
值得注意的是,D-3型号最初受到严格的出口限制,直到近年才逐步向盟国开放。丹麦是首个公开确认的海外用户,随后该型号开始向其他欧洲国家扩散。美国空军公开资料显示,早期的D型导弹曾创下已知最远的空战击落纪录,而D-3型有望在防御性防空和进攻性制空任务中进一步提升多种作战场景下的杀伤概率。
从具体技术参数来看,AIM-120D-3导弹全长约3.65米,发射重量在161-162公斤之间,弹体直径为178毫米。它采用高性能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推进,最高飞行速度可达4马赫,配备有20-23公斤的高爆破片战斗部。除了传统的雷达制导模式外,新增的干扰源寻的模式使其能够主动锁定电子干扰源,这大大增强了导弹在电子战环境下的作战能力,并扩展了对机动目标的打击范围。
自1991年取代AIM-7麻雀导弹成为美军标准超视距空对空武器以来,AMRAAM系列一直是美国及其盟国空军的核心装备。其革命性的主动雷达导引功能允许飞行员在发射后立即脱离或转向其他目标,同时导弹还能接收来自发射平台或其他平台的飞行中更新。即使在强电子干扰环境下,它仍能通过追踪干扰信号来锁定目标。
2010年代问世的D型导弹较之前的C-7型射程增加了50%,改进了导航系统并显著扩大了不可逃逸区。而最新的D-3型则进一步扩展了这些能力,在新型导弹研发过渡期间继续保持AMRAAM系列的核心地位。
除了传统的空对空作战任务外,AMRAAM导弹还被广泛集成到地对空导弹系统中。以挪威先进地对空导弹系统(NASAMS)为例,该系统就以AMRAAM作为主要拦截弹,并被众多北约成员国及其伙伴国家采用。来自乌克兰战场的实战报告显示(NASAMS被广泛用于拦截无人机和巡航导弹),即使是早期型号的AMRAAM导弹也保持着超过90%的拦截成功率。而增程型的AMRAAM-ER则进一步扩展了防空系统的覆盖范围。这种空对空和地对空双重应用能力充分体现了该导弹家族的多功能性,为同时装备战斗机和NASAMS系统的国家带来了显著的后勤优势。
尽管下一代AIM-260联合先进战术导弹正在研发中,但AMRAAM的需求仍在持续增长。2025年8月,美国国防部与雷神公司签署了创纪录的35亿美元合同,将为19个盟国提供AIM-120导弹、遥测设备、备件及相关服务。实际上,2024年签署的第38批生产合同已经是该项目历史上最大的单笔订单。为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雷神公司在2024年已将年产能提升至约1,200枚,并计划继续扩大生产规模。
在国际合作方面,纳莫公司负责生产导弹发动机,日本也已启动许可生产以增加全球供应量。虽然AIM-260导弹旨在提供更远的射程,但专家预计AMRAAM D-3仍将持续生产多年盟配资,作为可靠的战力保障,确保盟国战斗机部队的兼容性,并维持空对空与防空应用之间的互操作性。
发布于:天津市创通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